新闻中心
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发酵溶氧电极的工作原理及应用

发酵溶氧电极的工作原理及应用

 更新时间:2025-06-23 点击量:97
  发酵溶氧电极是发酵过程的核心监测设备,其工作原理主要分为极谱式和光学式两类,在发酵工业中各有特定的应用场景:
 
  一、工作原理
 
  ‌1、极谱式溶氧电极‌
 
  ‌氧还原反应‌:电极表面施加0.6-0.8V极化电压,溶解氧透过聚四氟乙烯薄膜后,在贵金属阴极(如铂金)发生还原反应(O₂ + 2H₂O + 4e⁻ → 4OH⁻),同时在阳极(如银/氯化银)发生氧化反应(4Ag + 4Cl⁻ → 4AgCl + 4e⁻),形成电流回路。
 
  ‌电流与氧浓度关联‌:根据法拉第定律,扩散电流强度与溶解氧分压成正比,通过检测电流强度换算氧浓度。
 
  ‌温度补偿‌:内置热敏电阻实时修正温度对氧扩散速率及溶解度的影响(误差可超1%/℃)。
 
  ‌2、光学溶氧电极‌
 
  ‌荧光淬灭原理‌:蓝光激发传感器内的荧光物质发出红光,溶解氧与荧光分子碰撞导致红光强度衰减(淬灭效应),通过检测红光衰减程度计算氧浓度。
 
  ‌无需极化与电解液‌:无电化学反应,避免了电极极化时间和电解液维护需求。
 

 

  二、应用特点
 
  ‌1、发酵过程监测‌
 
  在线实时跟踪溶氧动态,例如大肠杆菌对数生长期DO值显著下降,后期随菌体衰老回升;毕赤酵母需维持>20% DO保证代谢效率。
 
  搅拌操作通过增强氧扩散提升电极响应准确性。
 
  ‌2、维护与可靠性‌
 
  极谱式需定期更换透氧膜及电解液,膜污染或破损将导致数据漂移;光学式仅需清洁荧光帽,维护成本低。
 
  光学式抗干扰性强(耐H₂S、pH波动),极谱式在微量氧测量时稳定性不足。
 
  ‌3、场景适应性‌
 
  极谱式成熟应用于工业发酵罐(如METTLER TOLEDO电极),耐高温达130℃。
 
  光学式适合长期连续监测及复杂水质环境(如含硫化物发酵液)。
技术支持:制药网   sitemap.xml   管理登陆
©2025 版权所有 上海博取仪器有限公司   www.eit-sh.com   备案号:沪ICP备08017338号-2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