技术文章
首页 > 技术文章 > 余氯检测技术原理对比

余氯检测技术原理对比

 更新时间:2025-09-11 点击量:54

1. DPD比色法(CLG-2060DPD采用)


工作原理


  • 化学反应:DPD试剂(N,N-二乙基对苯二胺)与游离余氯反应生成紫红色化合物

  • 检测过程

    1. 取样→加入缓冲液调节pH至6.2~6.5

    2. 加入DPD指示剂,反应30秒

    3. 分光光度计测定515nm处吸光度

    4. 对比标准曲线得出浓度


技术特点



表格
复制
优点缺点
精度高(±0.01mg/L)需定期更换试剂
抗干扰能力强测量周期较长(约3分钟)
适用于低浓度检测(0~10mg/L)易受温度影响(需恒温控制)




2. 安培电极法


工作原理


  • 电化学过程

    • 工作电极(铂):ClO⁻ + 2H⁺ + 2e⁻ → Cl⁻ + H₂O

    • 产生电流与余氯浓度成正比

  • 检测方式:连续流动式测量,响应时间<10秒


技术特点



表格
复制
优点缺点
无需试剂,维护简单电极易污染(需每周清洗)
实时监测(1次/秒)高浓度Cl⁻有干扰
适合在线连续分析价格较高(约为DPD法2倍)




3. 两种方法对比



表格
复制
指标DPD比色法安培电极法
检测范围0.01~20mg/L0.05~20mg/L
精度±2%FS±5%FS
试剂消耗约5000次/套
维护频率每月1次每周1次
应用场景实验室/在线监测在线实时监测




4. 行业应用选择建议


  • 饮用水厂:优先DPD法(精度高,符合国标要求)

  • 污水处理:可选安培法(响应快,适合过程控制)

  • 游泳池:DPD法(抗干扰能力强,维护成本低)

  • 应急检测:便携式DPD比色计(操作简便)


技术支持:制药网   sitemap.xml   管理登陆
©2025 版权所有 上海博取仪器有限公司   www.eit-sh.com   备案号:沪ICP备08017338号-2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