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发酵生产中,发酵过程pH电极是监控与调节发酵液酸碱度的关键设备。一旦电极突发故障,若不及时处理,将严重影响微生物生长与发酵产物质量。掌握以下应急处理方法,可快速应对突发状况,降低生产损失。
一、数据异常波动
当pH监测数据出现剧烈波动或数值跳变时,首先检查电极连接线路是否松动、破损。若线路接触不良,重新插拔接口并加固;若线路损坏,立即更换备用线路。若线路正常,需判断是否为电极污染导致。发酵液中的蛋白质、菌体等物质易附着在电极膜表面,可将电极浸泡在专用清洗液中15-30分钟,然后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,重新校准后投入使用。若清洗校准后数据仍异常,需启用备用电极替换故障电极,避免延误发酵进程。
二、电极失效无读数
若电极无读数,可能是内部电解液干涸或电极膜破裂。对于电解液干涸的情况,打开电极注液口,补充符合要求的参比电解液,并确保注液后密封良好。若电极膜破裂,该电极已无法修复,必须立即更换新电极。更换时,先关闭发酵罐相关阀门,小心取出故障电极,安装新电极后,按标准流程进行校准与调试,确保其能准确监测pH值。

三、突发响应迟缓
电极响应迟缓会导致pH调节滞后,影响发酵环境稳定性。此时,先检查电极是否处于合适的温度范围,发酵过程中温度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影响电极性能,需将温度调节至电极适宜工作区间(通常为5-60℃)。若温度正常,可尝试对电极进行活化处理,将电极浸泡在pH 4.01与pH 7.00的缓冲液中交替浸泡,每次10-15分钟,重复3-5次,恢复电极活性。若活化无效,则需更换新电极。
应急处理完成后,需详细记录故障现象、处理过程及结果,便于后续分析故障原因,同时对更换下的故障电极进行检修或报废处理。日常生产中,定期对
发酵过程pH电极进行维护保养,提前储备备用电极与耗材,能有效提高应对突发故障的能力,保障发酵过程顺利进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