品牌 | 其他品牌 | 产地 | 国产 |
---|---|---|---|
产品新旧 | 全新 |
电导率传感器工作原理
电导率的测量基于相互平行且距离是固定值 L 的两块极板(或圆柱电极),放到被测溶液中,在极板的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势(为了避免溶液电解产生化学极化和浓差极化,通常为正弦波电压,或者方波),通过电导仪测量极板间电导。
电导率的测量需要两参数:溶液的电导 G,电极的几何参数 K,电导可以通过电流、电压的测量得到,根据关系式电导率 S=K×G 可以等到电导率的数值,这一测量原理在直接显示测量仪表中得到广泛应用。
离子型导体的电阻系数是负的,采用电阻的倒数即电导来表征,离子型导体的温度系数也为正数。这在实际应用中比较方便。除此之外,计算方便也促使我们用电导来表征离子型导体。电导表达式如式所示:
G = 1/R = 1/ρ
S/L = S/L =σ 1/K
式中:G 为电导,单位为西门子(S),σ为电导率,单位为欧一 1•米-1 或 S/m,K 为电导池常数,单位为(m-1)。
电极常数——在下式中
K= L /A
A——测量电极的有效极板(有效截面积);
L——两极板的距离;
K 值则被称为电极常数。在电极间存在均匀电场的情况下,电极常数可以通过几何尺寸算出。当两个面积为 1cm 的方形极板,之间相隔 1cm 组成电极时,此电极的常数
K=1cm-1。如果用此对电极测得电导值 G=1000μs,则被测溶液的电导率σ=1000μs/ cm。
电导率传感器特点
不锈钢/铂金/聚砜材料电极
电极测量范围广(特殊量程可定做),电极有 0.01 、0.1、1.0、 10、30 可选电极耐温高,最高温度可达 120℃电极性能稳定,使用寿命长安装方便,便于拆装清洗通用性强,可与国内外电导率送器配套使用电极适用于一般工业制程
电导率传感器操作说明书
技术参数及选型信息
电导率电极 | |||||
电极常数 | 0.01±0.002 | 0.1±0.02 | 1.0±0.2 | 10±1.0 | 30±1.5 |
测量范围 | 0.055-20μS/cm | 0.1-200μS/cm | 10-2000μS/cm | 20-20000μS/cm | 60-600000μS/cm |
温度补偿 | PT1000/PT100NTC10K/2.252K/22K/30K(特殊可订做) | ||||
测量精度 | ±1%/0.3℃ | ||||
耐压 | 0.2---0.6Mpa(高压可订制) | ||||
温度范围 | 0---60℃/0---130℃(可高温订制) | ||||
电极结构 | 两级式 | ||||
本体材料 | 316/304 | 316/304 | 316/304 | 聚砜 | 聚砜 |
电极材料 | 316/304 | 316/304 | 316/304 | 铂金极片 | 铂金极片 |
过程连接 | 流通式 | 流通式 | 流通式 | 流通式 | 流通式 |
1/2"NPT | 1/2"NPT | 3/4"NPT | 3/4"NPT | 3/4"NPT | |
3/4"NPT | 3/4"NPT | 1/2"NPT | |||
电缆长度 | 标配 5M(特殊情况可订做加长) | ||||
电导率常数 | 1 | K=0.01 | 20μS/cm | 需说明材质及电缆线长度 | |
2 | K=0.1 | 200μS/cm | |||
3 | K=1.0 | 2000μS/cm | |||
4 | K=10.0 | 20000μS/cm | |||
5 | K=30.0 | 600000μS/cm | |||
过程连接 | 1 | 3/4"NPT | 过程连接 | 螺纹方式 | |
2 | 1/2"NPT | 过程连接 | |||
温度类型 | 1 | PT1000 | 非标需说明温度阻值 | ||
2 | PT100 | ||||
3 | NTC2.252 | ||||
安装方式 | G | 管路式 |
电导率传感器操作说明书
安装注意事项
◆电极应安装在管路中流速稳定且不易产生气泡处◆迎水安装,并深入到活动水体
◆连接电缆应独立走线,禁止和强电路线、控制线连接在同一组电缆接头中或端子板上
◆保持测量电极的清洁,防止油污
应用
◆ 纯水及净水工程水
◆ 处理及再生
◆ 在线清洗
◆ 工业水
◆ 过滤系
◆ 反渗透
◆ 冷却水监控
◆ 热交换
◆ 化工洗涤